生长
1龄鱼全长为27~44厘米,体重19~96克;2龄鱼全长45~66厘米,体重74~270克。大的体长可达70~80厘米,体重1.5千克左右。
繁殖
从幼鳝起,直到初次性成熟,全部是雌性。满1龄后,体长达25厘米左右时,初次性成熟,性腺不成对,左侧退化,右侧发达。体长35厘米左右,约有半数转为雄性,亦有少量个体雌雄性特征同时并存。体长42厘米以上,几乎全为雄性。怀卵量为300~800粒。全长25厘米以下,怀卵300~400粒;全长30厘米以上,怀卵400~800粒。卵金黄色,卵径2~5毫米,无粘性。产卵季节5月至8月,分批产出。产卵时,亲鳝在洞吐出泡沫,依靠泡沫的浮力,将卵托浮到水面孵化。水温30℃左右时,约150小时孵出,10天后卵黄囊消失。雌雄亲鱼都有护卵习性。
养殖
养鳝池有水泥池和土池两种,池形不一,面积从几平方米到100平方米以上,一般10~20平方米,池深0.7~1.0米。水泥池池壁用砖砌,水泥抹面或块石浆砌,壁顶“压口”,池底用黄泥、石灰、黄砂混合夯实。在离底40厘米处,开一个圆形溢水孔,孔上装防逃设备。池底铺20~30厘米淤泥或青草沤制的有机肥,以利黄鳝打洞穴居。水深维持在7~15厘米。土池的形状和结构与水泥池相似,要特别注意塘埂夯实,防止逃逸。
鳝种培育
一般靠捕捞天然鳝种或捞天然卵,孵化后经一年精心培育成鳝种。鳝种的规格为每千克30~40尾,体质健壮,无创伤。
食用鳝养殖
每年春季,水温上升到10℃左右时,清整鳝池,并用生石灰清塘。每平方米放养鳝种60~200尾(约1.5~5千克)。每天投喂蚯蚓、蝇蛆或小鱼、小虾,水生昆虫,蚌肉及轧碎的螺、蚬等动物性饲料2次,也可适量投喂饭粒、麦麸、豆渣及瓜果等植物性饲料。日投饵量为存塘鳝体重的3%~5%,摄食旺盛时可增至5%~8%。经1年饲养,每平方米水面净产量可达5~10千克。
疾病防治
常见的病害有:
①打印病。发生在春末夏初,病鳝体表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小红斑,尤以腹部两侧居多。严重时表皮腐烂致死。防治方法为先注入新水,然后按每平方米1克漂白粉,全池泼洒,每天泼洒1次,连续3天。
②水霉病。发生于早春,伤口感染霉菌孢子,长出白毛状菌丝。防治方法除细心操作,防止受伤,降低放养密度外,每立方米用食盐7克或亚甲基蓝2克全塘泼洒。
③毛细线虫病。为一种肠道寄生虫,乳白色,长1厘米左右,寄生在肠道后部。治疗方法为每千克黄鳝用90%晶体敌百虫0.1克,拌入蚌肉或蚯蚓中投喂,连续3天。
④蛭害。水蛭寄生在鳝鱼头部,破坏表皮组织,吸取鳝鱼血液,引起细菌感染。治疗方法用0.2毫克/升晶体敌百虫溶液浸洗15分钟;或用100毫克/升硫酸铜溶液浸洗5~10分钟。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进入活动促销商城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