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一个让人浮躁的社会,快节奏的生活、灯红酒绿的周遭,身处在这中间,如何抵挡外在的干扰,安安静静的做好当下的、眼前的事情,成为一个困扰许多人的问题。
今天,让我们试着聊一聊如何抗干扰,特别是对于学习时候如何抗干扰。
由于这样那样的干扰,我们的时间仿佛切成了一段一段的,因此碎片化学习成为这个时代缓解焦虑的“代名词”,而就自己理解来看,“碎片化”学习的过程反而会导致人的进一步焦虑,当然,这也看每个人对于“学习”的理解了,有的可能是学习“新闻热点”、有的可能是学习“娱乐八卦”、有的可能是学习“短视频里的五花八门”等等,而本文所指的学习特指成体系、成体统的学习,或者说对于个人知识体系的构建有价值的学习,狭隘的讲,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理解为书本上知识的学习,对于职场人而言可以理解为专业技能类知识的学习。
举个例子,学习如同睡午觉,如果刚睡个一两分钟有人找你,完了后又睡个几分钟有电话进来,再完后想上个厕所,那么,这个午觉就等同于白睡了,学习的道理与之类似。或者我们可以另外用一个词,叫做有效学习时间,如同举的例子里面的有效睡眠时间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干扰几乎为零。因此,现在的社会现状是,许多人看起来对着书本、笔记本学习了几个小时,然而,真正的有效学习时间,估计并不理想,因为你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。
那么,这些干扰具体有哪些呢? 又应该怎么解决,做到抗干扰学习?
首当其冲的,就是手机、电脑等电子产品对学习的干扰,可能你有疑问,手机、电脑不是可以辅助学习、提高学习效率么?这句话说的没错,但是要看适用的对象,对于自制力强的适用,如果自制力差,就会习惯性的过隔个几分钟看看手机、刷刷网页,所以,接下来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更适用于自制力不佳且渴望做到“抗干扰”学习的你。
抵抗外界的干扰有这么几种方式:
1、去图书馆学习不携带手机或者将手机放在某个角落,学习结束后批量式处理待回复的信息;
2、将宿舍或者家里电脑断网,从根源上掐断热点新闻进入眼球的途径;
3、戴着耳机听听轻音乐、钢琴曲、或者白噪音,让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;
4、将宿舍或者书房、客厅等学习区域收拾干净整洁,把书桌收拾的清爽一点儿,摆上盆栽,营造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;
5、耳朵里面赛棉花。
另外,还有如下抗干扰的十种小技巧,你可以根据需要掌握:
1、在正式学习前阅读十几二十分钟的闲书,慢慢投入学习状态之中;
2、回家后先洗个澡,沐浴下疲惫的心灵后,再开始学习状态会比不洗澡好很多;
3、学习的时候,简单制定一个学习计划,明确在哪个时间段完成什么任务,这样潜意识里会提升学习的效率;
4、挑选一个安静的学习时段,例如清晨或者傍晚,这个因人而异,早有早的好、晚有晚的好;
5、一次只做一件事情,学习的时候不要一心二用,将注意力聚焦到一件事情上重点突破,完成一项后转入下一项;
6、将琐碎的,诸如充话费、买矿泉水、网上购物、换灯泡等不需要耗费“脑力”的事情集中在一个时段批量式处理,并用便签或者笔记本记录下来,避免脑海中反复想起生怕忘记,占用“脑力”;
7、找一个“学霸”同伴一起学习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互相监督、互相成就;
8、按照30~45分钟作为一个学习时段,或者叫做番茄时段,因为人的注意力长时间持续的时间差不多就是这么长,坚持了这么久就需要休息休息,一个番茄时段的学习结束后休息5~10分钟,再开启下一轮学习,做到劳逸结合;
9、另外,减少非必要事情的起身次数,例如把水杯、零食、学习资料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,不然可能屁股离开座位再回来,屁股还是那个屁股,你却不是刚刚的你了;
10、最后最最重要的是,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如果小毛病太多,眼睛痒、脖子疼、腰椎痛等等,想集中精力学习估计都做不到。
以上讲述了这么多的方法和技巧,其实人的一生都在和各种各样的干扰纠缠、挣扎,而真正能够从本质上“抗干扰”的秘诀是“内心的强大”,不过这句话过于鸡汤,可事实就是,只要你的内心强大,你可以无畏这样或那样的干扰,即便身处马路、身居闹市,只要内心宁静,外在的一切都是虚妄,你的世界只有你眼前的事物。
你学会了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