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羊了个羊》这款游戏中其实包含了许多深谙人性的设计,这也是让许多玩家“上瘾”的原因。比如:
1.打造成就感
与其他小游戏类似,羊了个羊通关后还设有奖励,例如可以获得羊的皮肤,这能够激励“收集党”用户不断游戏以完成目标。
2.集体荣誉感
排名机制是游戏惯有的手段,将不同地域玩家算作一个群体进行排行,玩家个人分数直接体现在代表地域获得的总成绩上。这种“排名”让不少有集体荣誉感的玩家直呼“非常上头”。
3.打造稀缺感
第二关号称“通关率只有0.2%”,官方一开始就塑造了一种需求感,这让一些玩家“铆足了劲”不断挑战,玩了一局又一局,只为了证明自己是那“0.2%”的天选之子。
4.“差一点能赢”
羊了个羊的第一关很容易,但第二关难的“随机性”让很多玩家哭爹骂娘。这种反直觉的设计与传统游戏“循序渐进式”的设计大相径庭,然而这种反差却给玩家留下深刻记忆点。
很多玩家每次都以为“差一点就可以通关”,然后无数次重开,把游戏链接分享给无数人,看无数次广告视频。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当成“小羊羔”被薅。
成功了的玩家会发朋友圈炫耀,满足自己虚荣心,但对官方来说同时也在给游戏做免费宣传;没成功的人不断地挑战,看了不少广告又能让广告费赚得盆满钵满;还有一些玩家研究“作弊”的通关方法并大肆宣传,实则还是把游戏的热度往上推了一把。
目前,小程序游戏从变现形式上主要分为IAP(内购付费)、IAA(广告变现)、IAP+IAA(混合变现)三类。但“羊了个羊”尚未获得版号,其变现渠道只能依靠比较单一的广告变现。
而小游戏流量主可开通的广告位包括:Banner广告、激励广告、插屏广告、视频贴片广告、视频广告、原生模板广告、封面广告。分成方案均为“按照每千次有效的广告曝光,平台收取广告费用并与流量主分成”。
目前,“羊了个羊”仅设置在游戏通关失败时可观看30秒视频广告复活一次或观看30秒可以获得一个道具,属于“激励广告”的范围,暂时未设置其他类型广告。
这也是“羊了个羊”官方能一口断定收入截图为伪造的原因,因为该游戏项目并没有开放banner窗口,因此也就没有banner收入一说。
然而,即使只依靠“激励广告”,这部分贡献收入也不是一笔小数目。
据B站up主一位广告行业从业者透露:这类广告收入来源分为三种,即CPM广告(每千次展现收费,又称千人成本)、CPC广告(以每点击一次计费)和CPA广告(按照完成一个指定标准或行为收费)。
一般来说,每1000人看广告能获得30-50元的广告收益,这1000人中大概会有100个人点击,点击一次0.2元,而这100个人当中一般会有5人下载,每个人在广告中平均值8元。
以此为前提,我们可进行下一步推算。
假设以“羊了个羊”9月15日挑战人数为1亿人(如果官方首页数据真实有效)计算,并且假设每位参与者一天只看一次广告,这部分的收入就是:
100000000/1000×(30~50元)=3000000~5000000元
100000000×10%×0.2元=2000000元
100000000×0.5%×8=4000000
而这三部分总收入相加已超过千万元,这还只是假设每人只看一次广告情况下得出的收入,事实上有的游戏玩家为通关一天就能狂炫800多次广告。
按行业经验估算,按照“羊了个羊”的大流量,单日收入非常保守计算也达到千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